唯有丹青绘精神

  • A+
所属分类:读者2019年
唯有丹青绘精神

  走进当代人物画大家戴敦邦先生位于漕河泾畔的画室,很难想象这间简陋到几乎破败的房子,就是一代大家辛勤耕耘、笔歌墨舞了几十年的地方。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高档的家具,四壁除了画卷,就是书籍,甚至连空调也没有。就这样,在冬冷夏热的画室里,戴敦邦从花甲之年画到了耄耋之年。与他相濡以沫六十余年的妻子沈嘉华,常常望着自己的老伴儿,半真半假地嗔道:“从年初一画到年三十,侬啥开心?”而在一边的戴老,则拢起袖子,眯起眼睛自嘲道:“不画,叫我干啥呢?”一句话说完,老夫妻俩会心地笑了起来,霜雪般的头发、银白色的胡须,在夕阳的照耀下,分外动人。
  画笔亦史笔,走进戴敦邦的艺术世界,忽而是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忽而是大观园里的儿女情长,有《金瓶梅》的俗世百态,也不乏《牡丹亭》的温婉缠绵,更有唐诗的恢宏、宋词的清丽、元曲的市井、佛道的飘逸、儒家的智慧……题材从古至今,丰富多彩,观之令人目不暇接,震撼不已。
  一袭中式衣袍,一派仙风道骨,慈眉善目的戴敦邦先生如今已有81岁高龄。自1998年从执教的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退休以来,戴敦邦几乎分秒必争,在自己并不豪华的画室里,没日没夜地勤恳工作着。寒来暑往,就在这间“戴家样”艺术作坊中,诞生了《新绘全本红楼梦》《新绘水浒传》《金瓶梅全图》《水浒人物一百○八图》《神缘造像谱》《大亨》《老上海小百姓》等精品力作。戴敦邦几乎每年都要拿出一两部新作,奉献给热爱“戴家样”艺术的读者们。这一晃,就是二十年,戴敦邦宛如艺术门里的苦行和尚,对自己心目中的“中国风情、民族派头”,孜孜不倦地做着探索与实践。丹青不知老已至,富贵于他如闲云,他心中永远只有一个信念——用自己的画笔,用毕生心血凝聚的“戴家样”艺术,为中外读者讲好中国故事。
  多少年来,戴敦邦笔下的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成为一代代艺术爱好者们心中的经典,其画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用笔精到,浓墨重彩,雅俗共赏。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哪怕是画了无数次的“宝黛读曲”,如何发挥自身在造型艺术上的长处,通过纯正的中国画线条,做到“气韵生动”,始终是戴敦邦不断思考的方面。因此,每画一遍《红楼梦》或是《水浒传》等名著,他总是强调“熟戏要生唱”,在造型、构图与线条的表达上,可谓动足了脑筋,力求三个字——不一样。
  艺术创作本来就是一件“和自己过不去”的事。原本为古典人物造像并非难事,毕竟谁也没见过古人的容貌,可为了画出特色,体现独到的“戴家样”艺术品位,戴敦邦自己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我总希望自己的作品经得起推敲,尤其是我笔下的题材,多数是古典文学名著,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尽量做到‘三碰头’——原著描写形象、画家笔下造型与读者心中印象三者得吻合。”戴敦邦这样要求自己。随着年龄的增加,戴敦邦的作品愈见纯熟精到。出于对先生健康的关心,我曾劝他慢慢开始画一些写意性强一些,也不那么吃功夫的作品。他却极为严肃认真地对我说道:“画上的‘戴敦邦’三个字是我自己的招牌,我不能对不起自己,更不能对不起读者。大写意看似容易,其实难度极高,不是我不想画,只是我有自知之明,不会画,只会下死功夫。”熟悉戴敦邦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上,有着一股子倔劲,在连环画日渐式微的今天,大量画家转投国画队伍,画起了好卖、走俏的仕女或高士。戴敦邦却始终守着一方净土,坚持心中理想,为了画好古典文学作品,甚至推掉了大量可以让他“赚大钱”的商品画约稿,为的就是能够闭门潜心创作。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画好一个细节、一件文物,他甚至要停下画笔,走出书房,去找寻大量的文字、图像资料作为参考,频繁前往博物馆、档案馆进行查询,以保证对历史和人物的认识拿捏准确。

唯有丹青绘精神
《西厢记》插图,戴敦邦绘

  这就是戴敦邦的绘画方式。他曾经说过,每每创作大型作品,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面对着雪白的宣纸,有时脑中一片空白,有时想法却又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怎么都无从下笔。但是随着准备过程的不断深化,主要形象竟会如电影镜头一般,一一浮现于自己眼前,如何布局,如何下笔,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而在这一刻,戴敦邦就如演员入戏一般,把自己生命与画笔融为一体,投入艺术创造的世界中去,随着笔下的人物一同喜怒,一同哀伤。
  戴敦邦与古典名著有缘。想当年,中央电视台为拍好电视剧《水浒传》,极力邀请戴敦邦负责全剧的造型设计。出于对名著的热爱,素来沉稳的戴敦邦一下子豪气冲天:“我画!不给钱也画!”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戴敦邦依然不改秉性。哪怕是多了华发,添了岁数,这股子“舍我其谁”的自信与魄力从未改变。“我是抱着对历史的崇敬和对古典文学名著的敬畏之心来创作的。”眼前一脸严肃、充满着真情实感的老画家,不禁令人感慨万分。201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全新的“四大名著珍藏版”,所有的八十一幅插图,全部出自戴敦邦之手。当他笔下的宋江、李逵、鲁智深、孙悟空、猪八戒、诸葛亮、曹操、贾宝玉、林黛玉等栩栩如生的形象汇聚成一幅幅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时,真可谓呼之欲出、气象万千,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这套作品全面涵盖了戴敦邦先生的绘画艺术精华,体现了“民间艺人”的独特追求与工匠精神。
  尽管得到过艺术大师叶浅予、蔡若虹、丁聪、程十发等人的高度评价,但戴敦邦始终称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民间艺人”。1979年,他曾随中国美协代表团远赴西北,在西安、敦煌等地,见到无数民族绘画艺术的瑰宝,这些精彩至极的作品大多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却有一个共同的称号——“民间艺人”。从此,戴敦邦就把这四个字作为自己一生从艺的信念与精神,矢志不渝。笔歌墨舞七十年,戴敦邦永远难忘老朋友、漫画大家方成对自己的评价:“敦邦名字像外交部部长,人却像戴家庄的老乡。自号‘民间艺人’,卻是艺术门里的苦行和尚。”

唯有丹青绘精神
《戴敦邦水浒人物谱》之花和尚鲁智深、石将军石勇
唯有丹青绘精神
《戴敦邦水浒人物谱》之花和尚鲁智深、石将军石勇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