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新语

抗战初期,清华大学南迁,一度滞留云南蒙自小城,校舍宽敞。闻一多教授住一木构楼房的楼上,日日在楼上读书注释古籍,被同仁戏称“何不下楼楼主”。   从1911年清华学堂开办时起,大约换了十余任校长,有的只...
阅读全文

他幽默地藏在女王身后

菲利普亲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英国王室中那位最尊贵也最幽默的公爵。2012年6月2日,在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之际,当整个世界将目光再次聚焦于女王和菲利普亲王时,人们才发现,这位91岁依然...
阅读全文

齐白石晚年自省

齐白石是我国着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是88岁高龄的齐白石,艾青还带来了一幅画,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好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
阅读全文

班廷的坚持

当加拿大外科医生班廷得知自己和麦克劳德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他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欣喜若狂,而是大发雷霆,并拒绝领奖。这是为何呢?这还得从此前几年说起。   那时,班廷还只是一名外科医生,...
阅读全文

赫鲁晓夫的细腻

赫鲁晓夫此公,被世人评价为“头顶最秃,胆子最大。”他行事喜欢大刀阔斧,线条常常有些粗疏。但在《赫鲁晓夫回忆录》的第三十六章,我却读到了两个字:细腻。   先说年轻的苏联钢琴家阿什克纳济。他演奏出色,得...
阅读全文

名人轶事

摆设   吴文藻在燕京大学教书时,特意向冰心要了一幅她的照片,镶在相框里,放在书桌上。冰心问,你是真的要每天看一眼呢,还是只当一件摆设?他笑答,我当然要每天看了。冰心为了试真假,有一天趁吴文藻去上课,...
阅读全文

颐和园之叹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和柳亚子一起游颐和园。柳亚子感叹:“慈禧这个人腐败无能,每日花天酒地,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她把应该用来建海军的钱挪用来...
阅读全文

冷眼不饶名下士

  余英时1979年时曾访问大陆,几十年后,他对一位采访者谈到对钱钟书的印象:当时他接触到的人都如惊弓之鸟,说话都很谨慎,惟有钱钟书例外,大胆得多,“也许是才气高、学问大,很难藏得住想说的话”,“而且...
阅读全文

两浙鸿爪

●1933年6月18日,鲁迅在写给曹聚仁的信中说:“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的几间破屋,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笑。以后如相见,仍...
阅读全文

黄宗江的生死观

编剧黄宗江在世时对生死看得很开,曾写小纸条让相交几十年的导演翟俊杰为他写悼词,要求“要写成单口相声,让大家哄堂大笑。我一生无子,只有三女,派小翟把我骨灰拿回八一厂的家,一开门,默哀三分钟,将骨灰倒进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