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别姬”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之后,梅兰芳不唱戏了,他回北平处理完家务准备南归,此时,杨小楼也不唱戏了,他要到乡下去。叔侄二人见了最后一面。   梅兰芳在他的自述里这样写过杨小楼 :“杨先生不仅是艺术大师,而且是爱...
阅读全文

甲午海战前后

慈禧为过自己的六十大寿,不惜耗费重金扩建颐和园,为此挪用海军军费数千万两,致使早被李鸿章看重的最新英制巡洋舰被日本买去。而为了买这艘巡洋舰,明治天皇的皇后连仅有的首饰都捐了出来。   邓世昌舰毁人亡之...
阅读全文

决断的胆识和勇气

在中国的“卫星之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中,人们忘不了他的三次“临危”决断。   1967年7月钱学森点将,让38岁的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设计师。在“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中...
阅读全文

是什么挽救了大画家

麦德卢是17世纪中叶的意大利着名画家,他年轻时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只是在威尼斯的一家画廊里做着仿造世界名画的画师。   麦德卢虽然从小爱好作画,但是他努力了很久都没有取得什么进步,渐渐地就失去了在艺...
阅读全文

从领奖台上逃亡

与年迈的瑞典国王握手之后,意大利人恩里科·费米(EnricoFermi)从国王手里接过了那个属于自己的盒子。盒子里装着三样东西:诺贝尔奖奖章、奖状和信封。   此时此刻,这位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
阅读全文

大师小事

画师小事   20世纪50年代,北京流传着一位国画大师的故事。事情极小,不伤大雅。只因是听来的,还是放下名姓不提。   欧洲两位画家来访,要求会见大师。大师德高望重,两位不好空手前往。翻译陪同上街到了...
阅读全文

爽快的文洁若

世界上爽快的人很多,但像文洁若这么干脆的老太太,我见得不多。她说话清脆利落,发音短平快,如快刀切豆腐,两面光。做事也利索,绝不拖泥带水。   文洁若的快人快语,是能够让人猝不及防的那种。她说任何人事,...
阅读全文

卡梅隆的三大潜规则

不惜一切追求完美   在拍摄《泰坦尼克号》时,卡梅隆追求完美的个性得到了极致体现。他曾在工作室夺过特效师的笔,亲自绘制道具手稿;他曾威胁制片人,要是不让他按他的预算和想法拍某场戏就立即自杀。预算的严重...
阅读全文

他在风中长眠

一个人一辈子尝遍三种极端,对普通人来说,可慕也可畏。有人如此行过,他就是中国画的先驱、中国美院的创始人——林风眠。他曾说,老虎、神仙和狗,我都做过了。   林风眠的一生有一种早熟的辉煌。不满二十岁便受...
阅读全文

名优逸事

在京剧丑角里,贯盛吉的格调是比较高的。他的表演,自成一格,人称“贯派”。他的念白很特别,每一句话都是高起低收,好像一个孩子在被逼着去做他不情愿做的事情时的嘟囔。他是个“冷面小丑”,北京人所谓“绷着脸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