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命运

  • A+
所属分类:读者2014年

  从比特币的K线图上可以看到一个明晰的拐点,发生在2013年12月5日下午4点,当时比特币兑人民币的汇率几乎是1比7000。不到两个小时,它就跌到了1比5000。背后的原因很明显,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在那时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比特币“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杜绝了其被纳入正式金融体系的可能。目前大多数国家都与中国一样,对比特币持谨慎观望的态度。

  对比特币而言,“天”已经不是一个恰当的计时单位。因为比特币允许24小时交易,无休无止。而且它不设定涨停或者跌停板,导致它的起伏波动巨大。如前所述,比特币在两小时内从7000跌至5000,可又在两小时内涨回至6000。它往往在一秒内就有5%的波动,倒一杯咖啡的工夫就可能波动10%,睡一觉醒来更有可能面目全非。这既是很多“粉丝”钟情比特币的地方,也是很多专家拒绝它的理由。

  顾名思义,比特币就是一种用户自治、全球通用的加密“电子货币”。它的本质是一串二进制代码,由一串二进制密钥来支配。比特币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它由一个化名为“中本聪”的人(或是团队)发明,货币总量目前约为1200万枚,以递减的速度逐渐增长,到2140年将最终达到2100万枚,并且不再增长。整个系统会以消耗电脑运算功能的“挖矿”手段来产生少量新的比特币,但新增数量很少,且随着参与挖矿电脑数量的增加而提高难度,2140年2100万个比特币的上限绝不会变。这样一来,任何人或机构都无法增发比特币,也就永远不存在通货膨胀。

  这是一个很天才的想法,打破了传统的国家主导货币发行的惯例。任何国家发行的货币都存在两面性。一方面,货币有国家信用的担保,使得它在国境内外容易被广泛接受;另一方面,国家或者央行拥有控制货币数量的权力,如果缺乏约束,国家就始终会有多印钞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倾向。比特币克服了通货膨胀的困扰,却要面临前一个问题,即它是否可能被广泛认同为一种“电子货币”。

  在这个问题上,不管学界还是民间都存在严重的分歧。有人认为它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如当年郁金香狂潮中的郁金香球,甚至还不如。郁金香好歹还能摆在家里看看,一串二进制代码有什么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就直接表示,“我看不出比特币任何内在的价值”。有人更为宽容,认为比特币是“电子黄金”似的交易品,有价值,但还达不到货币水平。最乐观的极客以及货币无政府主义支持者则相信,比特币终究能得到人们的广泛承认,变成一种跨国界的、被广泛接受的新货币。

  比特币确实毫无“使用价值”,它的数量又几乎恒定,汇率就完全取决于人们对它和整个比特币用户网络的“主观价值”。1枚比特币可以值5000人民币,可以值500万人民币,还可以一文不值,因为它不存在任何可以参照的对象,所以任何汇率都合理。如果人们是绝对理性的,比特币的汇率就应该迅速收敛到某一水平上。可我们看到的却是它的大幅震荡。其背后有两种解释:第一,人们对比特币的看法还在波动;第二,比特币市场存在很严重的投机性。

  12月5日比特币的暴跌,很清楚地表现出该市场的投机性。中国五部委所发的《通知》应该在比特币用户的意料之中。比特币基于遍布全球的互联网,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彻底扼杀比特币。但各个国家可以为比特币兑换其他货币或日常消费品提供便利,这将有助于比特币的流通和应用。《通知》的目的是要规范比特币市场,虽然拒绝承认比特币在中国的货币地位,却并没有禁止大家买卖比特币。可是比特币汇率出现如此剧烈的跳水,说明众多中国买家都将这个规范消息视为极大的利空。

  据统计,目前中国和美国是拥有比特币最多、比特币交易最活跃的两个国家,中国的份额可能已超过美国。直到2013年10月底,比特币的价格都不过几百元。可就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它一路攀升到7000元,然后跳水到5000元,其中的投机性一目了然。真正的比特币支持者倒持有乐观态度,认为这样的大幅震荡可以把那些投机客清洗出局,只有真正认同比特币去国家化货币理念的人才会持有它。长期而言,最终能决定比特币价值乃至命运的,必是所有民众对这个虚拟网络的“认同”。

(作者:梁捷 来源:《新民周刊》2013年第48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