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六”恭亲王

  • A+
所属分类:读者2009年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在鸦片战争的年代,发出了“中国无人”的悲鸣。不久之后,上天像听到了龚自珍的“天问”,赐给这个苦难深重的大国一个划时代的人才——恭亲王奕。
  清朝道光皇帝,临终时钦点继位的皇子,也面临重大的抉择。道光有九个儿子,立储时头三个儿子已夭亡,论资排辈本应立四皇子奕詝继承大宝。四皇子老实,六皇子奕聪明,奕虽不是皇后嫡出,但清朝家法传嗣,不分嫡庶,加之道光更宠爱奕的生母孝静贵妃,所以优柔寡断的道光,一直拿不定主意。
  后来,继承皇位的终归是四皇子奕詝,改元咸丰。道光为何舍弃奕?野史传说:道光请几个皇子到承德围猎,奕詝的老师杜受田事先教他伪装人格:“等一会打猎时,不要与其他皇子争先,你要告诉父皇:现在是春季,是鸟兽孕育的季节,你不忍伤害生灵。”结果六弟奕猎得的鸟兽最多,满以为会得到父皇的赞赏,但奕詝却告诉道光:“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道光听了大为高兴,说:“此真帝者之言!”继皇位之议遂定。
  咸丰即位,天天狩猎玩女人,不理政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咸丰败走承德,三十一岁就一病不起,临死立与慈禧生的儿子为皇储。皇储只有六岁,他又委任八位顾命大臣辅政。本来,八大臣之中应以奕为首,但奕已受封为恭亲王,留在北京与洋人外交谈判、兴洋务办教育。由于奕懂得与洋人打交道,思想较为开放,反而为八名顾命大臣所忌。八大臣之首肃顺,本来也是个人才,曾国藩就是他一手提拔的,但肃顺忌恭亲王强势,就说恭亲王“里通外国”,于是,恭亲王得了个外号,叫做“鬼子六”。结果慈禧从中挑拨,欺瞒咸丰,令咸丰遗命:以后凡有谕旨,除了由八大臣的军机处批核,还必须由两宫的慈禧、慈安一起盖章才生效。“鬼子六”被八大臣排挤,慈禧利用恭亲王打击顾命大臣,把八大臣杀的杀、囚的囚,是为“辛酉政变”。
  如果道光当年选中六皇子继位,就轮不到咸丰,那么就没有后来的慈禧干政。恭亲王登位,即使与肃顺等顾命大臣有权力冲突,但肃、恭二人其实政见相同。如果是恭亲王当了皇帝,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同步,少了慈禧的阻力,清朝的现代化即使不成功,也断不致有后来的甲午海战之败。主张维新的梁启超、康有为,是一定会受重用的。
  道光舍弃奕,只因为杜受田教咸丰在御前装仁慈?野史之说不可尽信。我猜想:道光吃过英国人鸦片战争的大亏,几个皇子自幼在宫中读书,其时西风早已东渐,少年的恭亲王,一定早已流露出“崇洋”的革新思想;反而咸丰惧怕洋人,性格内向。在咸丰身上,道光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做出了影响中国人命运的关键决定。
  慈禧上台后,恭亲王设立了总理衙门,设立了中国有史以来的首个“外交部”,还开办京师学堂,聘洋人来教导西洋理工科学。“同光中兴”的功臣,许多人以为是曾国藩和其门生李鸿章,其实恭亲王这位总设计师才是曾、李的保护神,“鬼子六”是中国现代化的真正先驱。
  但恭亲王老来,还是被慈禧架空。目睹大清倾颓,慈禧对“鬼子六”的“里通外国”始终疑忌。“鬼子六”回忆年少时如果能与肃顺等八人合作,必可避过“亡国”之祸,唯悔之已晚。
  其实恭亲王被叫做“鬼子六”,是有点抬举他了。他虽然力主保送清朝第一批小留学生留学美国,但是当随行的官员打报告回朝,说小留学生的思想行为愈来愈像“洋夷”的时候,恭亲王也慌了,他也认为“祖宗家法”不可废,附和慈禧下令召回留学生。在抉择的关头,恭亲王还是患上了叶公好龙的决策恐惧症。晚清的官僚,心灵闭塞,将希望系于恭亲王一人身上,恐怕是历史的一场误会了。
  (苏 兵摘自《南风窗》2009年第1期,何保全、于泉滢图)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