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南塘试验

  • A+
所属分类:读者2009年

  袁天鹏留学美国时,曾任阿拉斯加大学学生议会议员。回国后,针对一些中国人在开会上的无能,他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推广“罗伯特议事规则”。此次到安徽阜阳南塘村,是应南塘村兴农合作社的负责人杨云标邀请。杨云标总结:“农村开会难,难在三大问题。一是跑题,讨论常常言不及义;二是‘一言堂’,话语权多被村领导和几个话多的人垄断;三是野蛮争论,抓住人家言语中的一个词不放,甚至打起来。”他请来袁天鹏,就是为了让村民们学习“罗伯特议事规则”,学会民主辩论与表决。
  这个时不时冒点英文出来的“海龟”,刚开口介绍“罗伯特议事规则”时,就有大爷大娘一时脑子绕不过弯来:“啥规则?罗伯,萝卜白菜?”他的学员中百分之八十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南塘村和安徽所有的农村一样,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是老弱病残。而这些年龄段的人是农村里学习能力最低、思想最保守的一群。
  “南塘十三条”——乡村版议事规则
  学习会拉的横幅是“合作社能力建设培训”,没有任何“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字样,袁天鹏也绝口不提。
  为了让村民们能理解厚厚一本的《罗伯特议事规则》,袁天鹏将一整本书压缩成50多条,但村民们仍然记不住。跟合作社负责人杨云标讨价还价后,582页的一本书被删成了“南塘十三条”。
  学习会的开场节目是经志愿者们精心设计、排练的3个小品。演的是村里合作社开理事会,讨论该上秸秆项目还是奶牛项目。分别展现了“跑题”“一言堂”“野蛮争论”3个场景,看得村民哈哈大笑。
  当村民笑成一片完全放松时,袁天鹏才登场讲述他的“南塘十三条”。他首先用投影打出一幅画,告诉大家画上持火钳械斗的场景发生在早年的美国议会,“野蛮争论”并不是一些中国村里开会独有的。
  袁天鹏开始条分缕析地介绍,“罗伯特议事规则”有一整套避免“野蛮争论”的方法:它规定主持人中立,人人有机会发言,并且规定了每人的发言次数;它要求辩论双方发言前举手起立,向主持人陈述,而不得互相质疑。规则还禁止延时拖堂、强行要求发言和在别人发言时插嘴。
  为避免“野蛮争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是,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这背后有深刻的哲学理念,一来动机不可证实;二来会议要审议的是某件事情,不是某个人,对动机的怀疑和揭露是对议题的偏移;第三,利己是人类共性,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为过。
  村民们默默地听着,会场气氛有些沉闷。志愿者们为了活跃气氛,频频提问,没想到这样做大家反而更怯场了。
  第一次上课后,教员们开了碰头会,讨论怎样改进讲课效果。第二天,会场经过重新布置,座位摆成马蹄铁型。志愿者悉数退到外围,并尽量少发问。袁天鹏坐到村民中,摆出一副聊天的架势,将话筒朝周围一塞:“大爷,你给说说。”这些做法一下子拉近了他与村民的距离。
  这一天的主题是“顺大流”。杨云标先上台说:“在南塘村开会表决是个大难题,一种情况是一人提议,众人碍于面子,怕得罪人,不反对也不支持,所以弃权者众;另一种是一人发言,底下两三个人支持,众人就爱顺大流,会议表决一面倒,少有人能坚持己见。”
  一位老大爷用土话说:“这不是抱粗腿嘛……”这一说,底下的村民笑倒一片。
  袁天鹏介绍了“罗伯特议事规则”中为防“顺大流”的设计,比如9个人开会,一人提议(另一人附议),只有一人赞成,无人反对,则其他8人算做弃权。那么该提案也能获得通过。这样一来,与会者就明白沉默于己不利。因为弃权越多,自己不喜欢的提案被通过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一定要表明赞同或反对的态度。
  杨云标嫌袁说得抽象,补充了一个例子:“我提议,谁偷国家的东西,合作社就奖谁50元,如果大家碍于我的面子没人反对,这种荒唐的规定就会通过。”
  洋规则vs土习惯
  在“罗伯特议事规则”中有“动议”一词,指的是提出的议题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方法、效果和资金来源等6要素,可村民们很难理解个中含义,为此教员们想了许多办法。
  志愿者们先是表演了一个小品。村委会主任传达市里的会议精神,要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让大家议一议,结果是村民一致同意要把精神文明搞上去。“这不是喊口号嘛!”“挠不着痒痒!”底下有村民起哄。主持人杨云标说:“对!这和我们开过的许多会一样,空洞热闹,啥也解决不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动议’。”
  接着,由袁天鹏趁热打铁讲述“动议”的特点:一是“针对性”,议题必须具体明确,例如“如何完善个税制度”是不够格的,要讲明“应该把个税起征点调整到3000元”;二是“建设性”,一个时间段内只许讨论一个议题,每个议题要有一个代表多数人意见的表决结果;三是“深入性”,通过修改机制,让大家真正深入和务实地讨论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最让村民们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主持人不总结?在农村的习惯中,领导主持会议,最后要做总结性的发言。教员们向村民解释,“罗伯特议事规则”里的主持人是不发表个人意见的,如果不影响结果,甚至不用参加表决。为了说明公共会议中主持人的真正作用,袁天鹏给村民们举了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的例子。有记者问她:“你高居议会之巅是什么感受?”她回答:“有口难言。”记者又问她:“你解决争议的原则是什么?”她回答:“议事规则。凡是符合议事规则的,必须让他说下去;凡是违反议事规则的,就要阻止。我的职责就是让会议顺利进行。”
  短短几天后,村民们在讨论中,已经完全适应了没有领导的公共会议。
  “来真格的了”
  “主持人”问题之后,“附议”成了一个新的难题。村民们不明白一人提出“动议”后,为什么还要有另一人同意才能启动讨论。
  第四天的学习班上,首先由志愿者表演小品,展示附议的精妙之处。第一段小品的剧情是讲一个自私的村民,提议用合作社的钱在自家门口盖一个公共厕所,并且要求公厕所有的粪肥归他所有。结果无人附议,会议就不讨论这个话题。
  村民们看过后,懂得了附议的作用之一——可以不动声色地将公认为自私或无聊的话题压制下去,既得偿所愿,又不伤和气。
  后一个小品演的是,一位村民提议雇用北大学生管理南塘合作社的图书馆,月薪两千。另一村民附议,但附议后立即表示反对,认为大材小用,合作社也没有这个闲钱。最后大家一致否决了这个议题。
  这个小品让村民清楚了附议不等于同意,即便不同意一个议案,也可采取附议而让“动议”进入讨论,尽快用讨论来否决。
  会议练习越来越热闹,这时袁天鹏要求大家讨论村里真实的议题。平日里寡言少语的村民们各抒己见,试图通过辩论让自己的意见抢占上风。“我提议”“我附议”“我反对”“我支持”“表决开始”……这些生僻的词汇被村民大声说出。当谈到村里的养牛计划,因为事关各家收入,而且涉及国家补贴和基金会支持,村民们分外认真。
  学习班结束后,合作社理事会要开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会议。杨云标提议,就用刚学的“罗伯特议事规则”开一次真格的理事会,大家一致赞同,还公推了一位女志愿者主持会议。
  会议进行时,女主持人有点漫不经心,想用一句“同意的举手”混过表决程序。有人提醒说:“建议主持人明确告知现在表决开始,同意的请举手,不同意的请举手,再宣布决议通过或没通过。”
  女主持人认为没有必要如此较真,随便一开即可。这时候,几乎所有农民理事都着急了,脸红脖子粗地挨个表态,坚持让她遵守规则,按照会议程序走流程。他们认真的劲头出乎所有教员的意料。
  主持人表示服众,接下来的理事会进展顺利,大家讨论解决了下一次研讨会场地的改进、展览的布置和参观地点的选址等诸多问题。杨云标感叹,这会要搁在平时,再多开一小时都结束不了。
  (天 昕摘自《南方周末》2009年4月2日,黎 青图)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