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孔子老师

  • A+
所属分类:读者2009年

  教化比拳头更有力
  老师望着一对相扶着一同离去的父子微笑,我站在一边,几乎目瞪口呆。
  谁能想得到呢?几天前,这两个人还互相仇恨,争执到了打官司的程度,而现在,竟然是互相体贴关怀、和好如初了。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一对父子打起官司来,竟然告到司寇府来了。
  鲁国重视孝道,不少官员们知道这一消息,纷纷说:
  “哪有儿子告父亲的?先杀了那个不肖之子再说!”
  这是占了绝对上风的意见。我们都以为,一贯提倡孝道的老师肯定会接受这种意见。但老师却说:“不能杀。”
  宰相府的一位官员很不理解:“提倡孝道是治理百姓的根本。通过杀一个不孝的人对大家起到儆戒作用,不是很好吗?”
  老师答:“父子打官司是不对的,尤其是儿子不能告父亲,这样的道理哪个老百姓不知道呢?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归根结底是我们这些居上位的人没有尽到教导的责任。”
  这位官员很不以为然。
  老师微微一笑,说:“让我亲自处理这个案子吧。”
  案件审理过程中,父子二人各执一词。
  老者说:“这个逆子,好逸恶劳,什么事都不干。我忙里忙外,他却只知道坐享其成。我劝他下地干活,他非但不听,还动手打我。求大人给我做主!”
  少者则说:“并不是我先打他的,是他蛮不讲理,开口就骂,还经常打我……”说着,他脱下上衣,露出紫一块、青一块的伤痕。
  老师没有表态,而是细细询问了他们家里的情况。
  原来,老者的妻子健在时,父子感情还不错,但她去世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家里缺少温暖,加上年成不好,日子越过越穷,父子的心情都不好,关系越来越恶化。听到这里,老师非常同情,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父慈子孝、家和百事兴的道理。
  他们看上去像是有所触动,但都不肯服输。
  老师板起面孔,厉声说道:“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岂有此理!来人哪!把这不懂礼制的父子都关进监牢!把老的押进新牢,小的关进旧牢,饿他们三天,看他们还敢不敢说自己冤枉!”
  两个人都吃了一惊,随即大喊冤枉。
  老师一甩袖子,退堂了。
  一连过了三天,到第四天早上,狱吏匆匆忙忙跑来向老师禀报:“父子俩都说要认罪,正在牢里痛不欲生地哭呢!”
  老师当即升堂。
  父子俩一见面,顾不得是在大堂上,抱头痛哭。
  周围的人都莫名其妙,只有老师在频频点头。
  原来,老师在对他们进行关押时,特意把他们分开。老者被关在新牢,少者被关进旧牢。
  为什么进行这样的安排呢?其实老师大有深意——
  老者被关进新牢后,不住地唉声叹气。突然,房梁上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那里住着一窝燕子。只见老燕子一直忙碌着,不时进进出出,衔来小虫给小燕子喂食。
  老者呆呆地看着,不知不觉间,泪水打湿了衣襟……
  少者被关进一间旧牢,里面又暗又潮。他趴在窗口往外看,只见空荡荡的庭院里只有一棵大槐树,树上有个乌鸦窝,小乌鸦正在给老乌鸦喂食。原来老乌鸦的眼睛瞎了,只能靠小乌鸦来喂养。
  一连三天,少者都能看见小乌鸦尽心尽力地叼东西给老乌鸦吃。老乌鸦心满意足的“呱呱”的叫声,一声声触动他的心,最终让他羞愧无比……
  老师问少者:“你现在知罪吗?”
  少者抹泪道:“知罪。”
  “罪在哪里?”
  “罪在忘恩负义,不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那你以后该怎么做?”
  “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老师点点头,又问老者:“你知罪吗?”
  老者道:“知罪。”
  “罪在哪里?”
  “罪在对孩子缺少慈爱。”
  老师听了,说:“既然如此,我现在就放你们回去。希望你们此后勤于耕种,好好过日子。”
  两人连连点头,儿子搀着父亲一起走了。
  这样的结局让我们既激动又兴奋,老师断案真是与众不同啊!
  “作为大司寇,您完全可以,而且应该用法律手段来惩罚他们,可是您为什么没有这样做?”一个小师弟好奇地问道。
  老师说:“大家一定要记住,‘不教而诛是为虐’。就是说,如果在对人实施教育、教化之前,就以法律的名义去惩罚他,甚至杀了他,这就是虐待,和残杀无罪的人性质是一样的。从政者要事先公布法律条文、道德规范,这样百姓才有依从的标准。更为关键的是,居上位者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心悦诚服、乐于顺从。这才是教化。”
  老师进一步强调说:“只知道以权力、法律来惩治人,这叫做‘霸道’,而能够以教化的方式,让老百姓自觉改善和提高,这就叫做‘王道’。霸道崇尚的是‘拳头说话’,但我要告诉你们:教化比拳头更有力量!”
  学其形,更要得其魂
  我和老师在他的房间谈话,谈兴正浓时,老师突然皱起了眉头。
  怎么,有什么不对吗?
  我赶紧住了口,发现老师侧着耳朵听门外,眉头越皱越紧。
  门边除了偶尔飘过去的风声,隐约有琴声传来。
  这时,老师将头转过来,对我说:“你出去一下,看是不是子路在弹琴?”
  我立即出去,回来告知老师:“的确是子路在弹琴。”
  “他这样弹琴不对,你去把他叫过来。”
  子路是前段时期刚从卫国回来的。他看到老师回到了鲁国,并在杏坛上课,就干脆辞去蒲市的职务,回到杏坛继续跟老师学习。
  子路原来是比较粗豪的,但真没想到,这个粗豪的汉子,不仅向老师学习治国安邦之道和别的学问,而且最近还格外迷恋上了音乐,跟老师学弹琴很起劲。
  我走到子路面前时,看见他整个人都沉迷在音乐中。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根本无法相信:老师竟然把这样一个粗豪的人,锻炼为一个如此有情趣的人。
  可是,老师为什么对他弹琴很不满意呢?老师问他:“你刚才弹琴时,在想什么呢?”
  子路一听,立即变得不好意思起来,坦言说自己这几天正在读兵书,满脑子都是刀光剑影,所以弹琴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有些杀气腾腾。
  “子路啊,我知道你性格直爽,音乐可以适当偏豪放,但现在却过了头。先王创造音乐,目的是以乐调心,声音要温和适中;强调有德,体现的是治世安乐之音。只有小人的音乐,才会有悲凉之味和杀伐之气。偶尔一两次倒没什么,可长此以往,就不仅无益于调心养性,还会滋长心中不好的念头啊!”
  老师的话,使子路很受触动,但也很有些尴尬。我突然对他很同情,就向老师为他求情,说:“老师,子路毕竟是子路,作为一个粗豪的汉子,能够这样去学习音乐,已经够难为他了。”
  老师点了点头,但还是很严肃地说:“你讲得对,可是,千万不要小看音乐啊。我喜欢韶乐,听后乃至三月不知肉味。因为它是舜帝的遗音,温润像春天,所以才能滋养万物呀。所谓风雨动鱼龙、仁义动君子、财色动小人。如果我们在弹奏音乐的时候不小心,不仅无益,反倒对自己和别人有很大的伤害啊!”
  老师十分重视音乐的作用,在回到鲁国后,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其含义是:修身养性起于诗,立身之道在于礼,性情所成在于音乐。
  老师的话给子路很大的触动,他问老师弹琴有什么诀窍。
  老师回答说,弹琴关键不在手上,而在心里。
  这话立即引起子路的强烈兴趣,他突然提出:“老师,我听鲁国的乐师向我介绍,老师年轻时,曾向著名乐师师襄学习,收获极大。你能将当时学习的情况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老师微微一笑:“当然可以,那真是一段十分难忘的经历啊!”
  当时师襄教给老师一首曲子,非常好听,但没有告诉老师曲子的名称。学了十来天,老师已经非常熟练了,但还是反复弹奏。这让师襄很不解,因为来学琴的人,往往是一首曲子还没弹熟,就急着换新曲,而老师却与众不同。老师解释说,虽然这首曲子自己已经弹熟了,但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过一段时间,看到老师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师襄又建议他学新曲。
  但老师还是不肯,说自己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志趣神韵。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认为老师已经领会曲子的志趣神韵了,可以换新曲了。
  但老师却说自己还希望从这首曲子中体察作者的为人。
  终于有一天,老师在弹到最入神的时候,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的形象,那人两目炯炯,仁慈中具有威严,俨然是王者的相貌。老师凭直觉感到:这就是自己最尊崇的周文王!
  于是,他把自己的感觉告诉了师襄。
  师襄听完,立即站起来赞叹道:“你说得很对,这首曲子就叫《文王操》!”
  哇!老师简直太厉害了。
  “那么,老师对此最深的体会是什么呢?”有同学问。
  老师却不愿意回答,要我们自己做分析。
  我说:“学习不是浅尝辄止,应该精益求精。”
  子游说:“不能只满足于表面的、形式上的学习,更要掌握精髓。”
  老师笑着不断点头。
  而这一个故事,对子路触动最大,我发现他竟然是满头大汗,说:“他们讲的都很对。我体会最深的,是音乐之道直接反映了心灵修炼的功夫。单练手上的动作是不行的,还必须从内心深处下工夫。”
  (白景贤摘自作家出版社《亲爱的孔子老师》一书,黎 青图)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